位示图计算
位示图的大小 = 磁盘块数量/字长多少位
磁盘块数量=磁盘容量÷物理块大小
字长=计算机系统的字长(32位 or 64位)
位示图原理:例如32位,每一位bit采用0或1表示某一物理块是否被使用。所以32位字长的系统,1字可以统计32个块是否被使用,位示图的大小就因此而来。
进程和信号量
信号量S的物理意义:>0 表示资源可用数 <0 绝对值表示等待资源的进程数
取值范围:
段式存储方法
DNS配置文件
/etc/resolv.conf
/etc/resolv.conf
是 Linux 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配置文件,它定义了系统如何进行域名解析(DNS)。简单来说,它告诉系统应该联系哪些 DNS 服务器来将域名转换为 IP 地址。
文件内容:
/etc/resolv.conf
文件通常包含以下内容:
- nameserver: 指定 DNS 服务器的 IP 地址。可以有多个 nameserver 行,列出多个 DNS 服务器。
- search: 指定域名后缀,用于自动添加域名后缀进行解析。
- options: 指定一些 DNS 解析选项,例如超时时间、重试次数等。
示例:
nameserver 8.8.8.8
nameserver 8.8.4.4
search example.com
options timeout:2
作用:
- 域名解析: 当你访问一个网站时,系统会使用
/etc/resolv.conf
中指定的 DNS 服务器将域名转换为 IP 地址,以便连接到目标服务器。 - 网络连接:
/etc/resolv.conf
是网络连接正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,如果它配置错误,会导致无法访问网站或其他网络资源。
配置方法:
- 手动编辑: 你可以使用文本编辑器直接编辑
/etc/resolv.conf
文件。 - 网络配置工具: 许多 Linux 发行版提供图形化的网络配置工具,可以方便地配置 DNS 服务器。
- DHCP 服务器: 如果你的网络使用 DHCP 服务器,它会自动配置
/etc/resolv.conf
文件。
注意事项:
- 权限:
/etc/resolv.conf
文件通常只有 root 用户可以修改。 - 网络环境: 不同的网络环境可能需要不同的 DNS 服务器配置,例如使用 VPN 或代理服务器时。
- 缓存: 系统会缓存 DNS 解析结果,因此即使
/etc/resolv.conf
文件被修改,也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生效。
总结:
/etc/resolv.conf
是 Linux 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配置文件,它定义了系统如何进行域名解析。正确配置它可以确保网络连接正常工作,并提高网络访问速度。